您好,欢迎来到央视物流网!
登录
注册

中国物流网络电视台

在线供应链金融发展任重道远

      互联网下的供应链金融,是以一种“非抵押、低成本、便捷性”的信贷模式来实现金融末端的普惠,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是对传统金融机构借贷作用的有益补充。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具有信息化与虚拟化、高效性与经济性、网络化与一体化等鲜明特点,可以说是利好与问题并存。
      优势突出
      提高工作效率。
      在金融领域中,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然而,在互联网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沟通将变得更充分,交易流程更透明,定价完全趋向于市场化,风险管理和信任评级也完全趋于数据化,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同时,互联网下的供应链金融,还使得客户对原有的传统金融分支机构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则是网络交易。而网络交易无需面对面进行交易,这样不仅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还提高了客户的金融交易需求,使得服务项目更全面。
      降低交易成本。
      虽然,传统的金融服务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其过程也会产生很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如贷款信息收集成本、银行与客户签约成本、客户信用等级评价成本、贷后风险管理成本,以及坏账处理成本等。
      然而,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由于无需构建庞大的办公场所,以及雇佣太多的营业员工,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投资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同时,由于资金供求方运行将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联系和沟通,并可以实现多方对多方的同时交易,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价和风险管理也主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完成,因此,交易双方在信息收集成本、借贷双方信用等级评价成本、双边签约成本,以及贷后风险管理成本等都特别小。
      扩大经济规模。
      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体系中,银行、电商、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产业链中各部门、各环节无法实现有效地对接,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个体系的联动效应与规模效应。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科技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不仅可以突破语言和地域方面的限制,使网上银行的跨国服务更加容易,同时,还可以增强银行、电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联动关系,使金融业务得到进一步拓展,从而实现全球化服务,使经济效益更具规模性。
      问题仍存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互联网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已初具成效,但是这一金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一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交易量所占比重较小,还未得到全面普及。
      二是当前国内的信用体系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金融市场尚未规范。
      三是整个互联网下的供应链金融中,各部门普遍缺乏风险意识,风险隐患依旧存在。
      四是全国范围内,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环境尚未完全建立,使得服务链条延伸受阻。
      任重道远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互联网下的供应链金融迎合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这一模式,是未来一个高增长、高增加值的产业,其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因此,进一步完善供应链金融体系,突破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仍然任重道远。
      对此,国家应该积极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如减免税收、倡导银行利率市场化等,以此来扶持一些管理规范、发展预期较好的企业,使之能在较短时间内成长为行业内的核心企业。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监管制度,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为企业,则应该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自身的投资行为,通过建立一批经验丰富的专家管理团队,可以有效地规范操作流程与加强风险管控,使供应链金融服务更安全、更可靠。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更具技术性,因此,企业还应该做好信息技术支持平台的升级工作,从而推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实时处理效率,使供应链金融发挥出最大效益。

关键字:供应链金融 金融末端 信息不对称 资源配置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责任编辑:沈萍